成本会计怎样控制成本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7-05-02 10:05:14
浏览量:46
成本会计如何控制成本?成本会计怎样控制成本?“成本会计“主要工作是核算和控制企业的所有存货成本。从采购成本角度看,成本会计控制成本的原则以及措施如下。
七大原则
1、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审体制:对具体的供应商资格、评审程序、评审方法等都要作出明确的规定。
2、完善采购员的培训制度。
3、价格的评审应由相应程序规定由相关负责人联名签署生效。
4、规范样品的确认制度,分散采购部的权力。
5、不定期的监督,使采购员形成压力。
6、建立奖励制度,对下调价格后应对采购员进行奖励。
7、加强开发能力,寻求廉价代替品。
如何降低采购成本
1、学会核价:不管采购任何一种物料,在采购前要熟悉它的价格组成,了解你的供应商所生产成品的原料源头价格,为自已的准确核价打下基础。以此为基础有目的的谈判,做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
2、信息来源要广: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电子化的设备,作为采购人员要由不同的方面收集物料的采购信息,地域差别等。
3、选择适合自已公司发展的供应商:中国有句子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开发供应商亦如此,一个好的供应商能跟随着你共同发展,为你的发展出谋划策,节约成本,管理起供应商很省心;不好的供应商则为你的供应商管理带来很多的麻烦。(判断一个好的供应商我觉得主要从其质量价格服务技术力量应变能力等多方考虑)。
4、采购人员的谈判技巧亦控制采购成本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谈判高手至少会给你的采购带来5%的利润空间),这亦要建立在采购员的德上。
5、批量采购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懂得道理,批量愈大,所摊销的费用愈低。采购计划人员需把好此关。
6、建立企业的采购信誉。条款必须按合同执行,如付款你可以拖一次、两次,但你决不能有第三次。失去诚信,别说控制成本,可能货都不会有人给你供。
7、建立月度供应商评分制度(从质量、价格、服务三方面入手),实行供应商配额制度,会收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8、建立采购人员的月度绩效评估制度。不但可以激励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是防止采购员贿赂的一个有效手段。
9、有效的控制采购库存。避免停转产的风险及积压物资的风险,无形中控制自已企业的采购费用。
成本会计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
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会计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会计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经营范围日益突破单一的界限,而成为从事多种产品经营和从事多种经营业务活动的综合经营体。
成本会计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会计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
第一,通过成本会计报告,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准确地评估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报酬,这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社会各相关方面进行决策都具有重大意义。要准确地了解企业的风险和报酬情况,就必须借助成本会计报告提供的收入、费用、经营成果等较为详细的成本信息。通过成本会计报告提供信息的分析,可以掌握各种产品或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报酬的高低、风险大小等。
第二,通过成本会计报告,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业绩。企业生产经营业绩,是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综合结果,是由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提供的各种劳务的盈亏综合而成的。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地区来说,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是由各生产经营地的经营业绩所组成的,要了解和把握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则需要分析各生产经营地的经营业绩,分析各生产经营地的资产占用情况、销售情况等,从而才能准确把握企业经营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