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 > 财税新闻 >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怎样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怎样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7-24 10:02:24   浏览量:1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怎样?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经营者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而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准则来规范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行为。

首先为大家概述一下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概念:

1、资产减值的概念

企业在对资产进行投资时,其纳入报表的账面价值与公司经营者预期可收回的金额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经营环境纷繁复杂的今天,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未来现金的流入量。当某个项目资产所能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低于其投资时纳入报表的账面价值时,该资产就发生了减值。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里,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自身的价值以及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在有效的市场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衡量企业资产是否有减值迹象,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就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对资产进行更为严谨的计价。

2、 盈余管理的概念

盈余管理是公司经营者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避免ST、扭亏以及平滑利润等),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用会计准则里的条款,使公司的利润达到预期的水平。由于年度财务报告主要是提供给外界信息需求者作决策之用,那么不真实的财务信息势必会导致使用者(主要为债权人和股东)做出错误的判断。由此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主体是公司经营者,但是该行为和盈余造假又是不一样的,即盈余造假是指记载了虚构的交易或者事项,而盈余管理是基于真实的投资与交易之上的。

其次,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是怎样呢?

会计准则是政府部门为规范市场、规范企业行为而制定的,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当局的行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利益主体:企业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站在保护投资者、规范市场的角度。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由于信息不对称,掌握更多有利信息的一方通常会获得更多的利益。由于企业管理当局比外界更加了解自身的状况,那么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来获取更多利益便成为可能,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则代表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发展关乎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者利用资产减值来进行盈余管理,而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准则来规范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行为。

由此可见,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之间,会计准则制定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

关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

上市公司进行盈佘管理的方式林林总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进行利润平滑

通常上市公司出于种种考虑倾向于打造本企业稳定增长的形象,既有益于维护与债权人间的稳定关系,获得良好的信用等级,又能够方便塑造优秀的市场形象,此时管理者为了平衡会计年度内的报告收益,"以丰补歉",“精心策划”出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2、利润最小化

上市公司多用这种方式实现“扭亏为盈",即企业在盈利水平较高的当期通过增加期间费用、减少收入确认等方式来降低利润,在以后年度为了特定目的再把利润抬高。

3、利润最大化

企业管理层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增加操纵性应计项目、推迟结转成本等来获得巨额利润。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盈余管理行为是为当前的准则所允许的,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相当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滥用盈余管理的行为,这不单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性,还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因而,如何规避和防范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微信扫扫关注我,惊喜有很多!

普金网

普金网,是向企业提供金融、财务、税务全方位产品及优质服务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是深受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欢迎的金财税五星管家!

四大服务 : 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服务、体检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