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借款利息怎么记账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7-03-22 14:08:10
浏览量:128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企业应设置“短期借款”科目核算短期借款的本金增减变动情况。短期借款利息属于筹资费用,应通过财务费用或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短期借款也是企业最常见的融资方式,在核算其当时产生的利息时,应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利息的支付时间
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的利息,一般按季定期支付;若从其他金融机构或有关企业借入,借款利息一般于到期日连同本金一起支付。
二、利息的入账时间
为了正确反映各月借款利息的实际情况,会计上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月计提利息;如果数额不大,也可于实际支付月份一次计入当期损益。
三、利息费用的核算科目
1、利息到期一次性支付
短期借款利息一般计入财务费用,利息预提的,应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不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2、利息直接支付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四、借款利息的计算
借款利息由借款本金、借款利率和借款时间三个因素决定。目前银行通行的计算方法是将借款本金额与借款占用天数结合计算计息积数,再与利率相乘计算出利息。
具体方法是:确定期末(月末、季末、年末)月份某日(通常为21日)为固定结息日,自起息日或上一结息日至本结息日前一日止为一计息期,将计息期内累计的公历日数,乘以计息期期间企业占用借款本金的金额,便是计息积数;如果借款本金在计息期内有增加或减少,即分阶段计算日数,变动当日包括在变动后的时段内,各时段累计日数分别乘以本时段的借款本金占用额,然后相加即得计息积数。计息积数除以月平均日数30天,再乘以月利率,即为该计息期的借款利息金额。
企业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应分别情况处理:
(1)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是按期支付的(按季、按半年),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并且数额较大的,可以采用预提的办法,按月预提计入费用。预提时,按预计应计入费用的借款利息,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实际支付月份,按照已经预提的利息金额,借记“预提费用”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与预提数的差额(尚未提取的部分),借记“财务费用”账户,按实际支付的利息金额,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是按月支付的,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但是数额不大的,可以不采用预提的方法,而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