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 > 财税新闻 > 税收执法督察的内容和形式怎样

税收执法督察的内容和形式怎样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6-12-15 09:09:37   浏览量:89

税收执法督察的内容和形式怎样?根据2013年国税总局印发的《税收执法督察规则》的规定,税收执法督察的内容和形式如下:

执法督察的内容包括:

(一)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执行情况;

(二)国务院和上级税务机关有关税收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税务机关制定或者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的涉税文件,以及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制定的涉税文件的合法性;

(四)外部监督部门依法查处或者督查、督办的税收执法事项;

(五)上级机关交办、有关部门转办的税收执法事项;

(六)执法督察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和责任追究情况;

(七)其他需要实施执法督察的税收执法事项。

执法督察可以通过全面执法督察、重点执法督察、专项执法督察和专案执法督察等形式开展。

利用“互联网+税务”提高税收执法督察

顺义区国家税务局利用“互联网+”强化税收执法督察审计工作数据的采集方式、督审方式、抽样方法、督审重点和信息化模式的建设。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执法督察规则》的规定,结合“互联网+”税务的要求,引入大数据和云计算理念,主动查找差距,探索依托大数据实现执法督察事项的事前预警和连续开展工作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一、借助“互联网+税务”优势,提升税收执法督察的站位

现阶段的督察审计方式主要是孤立分析数据、单纯依靠经验发现个别问题。“互联网+”税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发挥大数据的集成与应用。全面采集各类相关信息,既包括税务机关内部数据,也包括外部相关信息数据。增强对大数据的运用和掌控,注重信息的共享与交流,督审工作将极大的拓展视角,在税收业务,内部控制、财务流程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进而进行监督、评价,对税务机关的业务活动进行全景式监督。

二、实现督审的连续性和事前预警功能,有效杜绝执法过错

大数据技术有效地弥补了以往督审的事后监督、抽样分析,属于事后检查,风险已经发生、损失已经形成的不足。目前的税收执法督察系统和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已经集成了税收执法督察审计模块,可以在该模块中通过指标模型、第三方数据等实现在线风险预警,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数据式连续督审,将发现的风险数据、超预警值指标及问题登记为疑点,进行审查核实和纠正。有效地降低税收执法风险。

三、督审数据分析系统化、模块化

目前,常规的督审工作广泛采用随机抽查,其目的是用较小的投入来获得督察结果,提高督察效率。但利用抽查法所得出的督审结论存在很大的遗漏。应用“互联网+”税务,大数据模式,一是可以实现数据分析系统化。通过数据分析系统提高督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数据分析模块化。通过模块化设计,数据分析更加灵活,便于采用各种模型组合使得数据分析更有效率。目前,顺义国税已经应用的包括税收执法督查考核系统由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法制执行等四个系列,10个功能共计模块56个指标,涵盖了税收执法的全过程,实现了执法监控、考核追究、申辩调整、综合评比自动进行。在事中监督中应用的“税收执法督察疑点信息系统”,能够通过设定有效监督字段和限定条件,对当前一定期间正在办理或刚刚办理完毕的税收执法行为进行及时进行事中监督。

四、实现从事后监督检查到事前预警

加强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督审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找出特征数据,对督审单位的税收业务进行预测分析,利用关联规则,通过一些已知的发展趋势推理甚至演算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被督审单位提供决策依据,这一点对于推进督审工作有重大意义。因为督审工作不仅仅要差错纠弊,更要防患于未然。比如,把执法督察的环节迁移到纳税申报环节,在纳税申报时,税收执法督察系统可以筛选过滤,自动识别与系统记录不匹配的申报信息,从而发现税收执法风险点,实现事前的预警监控功能。

2016年1至10月,我局税收执法考核系统和疑点信息核查系统对全部税收执法行为连续性督察监控,提前发出预警提示问题,涉及执法信息1800余条,都已经及时发送到相关单位组织进一步核实。有21条信息最终核实后,填报系统修改提交单进行及时后台改正,有效地提升了税收执法风险点,及时地避免了税收执法过错行为的产生。

微信扫扫关注我,惊喜有很多!

普金网

普金网,是向企业提供金融、财务、税务全方位产品及优质服务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是深受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欢迎的金财税五星管家!

四大服务 : 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服务、体检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