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 > 财税新闻 > 乡镇税收体制存在什么问题

乡镇税收体制存在什么问题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6-12-09 08:57:39   浏览量:79

目前,我国的乡镇税收体制存在什么问题?我国乡镇税收体制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乡镇债务包袱沉重,财政风险加大;收支矛盾突出,机构运转困难等问题。

乡镇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1、乡镇债务包袱沉重,财政风险加大

乡镇的负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前多年积累以及偿债能力明显降低造成的负债。尽管许多债务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就已发生,并非农村税费改革造成的,但是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的乡镇财政政策性缺口、收支结构及其预算管理规范化的刚性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些改革前留下的乡镇债务问题解决的难度。税费改革堵死了三提五统和各类非法集资、收费的渠道偿还债务,除个别省份乡镇企业较成规模外,绝大多数乡镇的企业税收都不能满足偿还债务的需求。在此情况下,债务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长期包袱,而固定的利息支出进一步加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这样的支出比人员支出和法定支出具有更为强烈的刚性。随着债务规模的膨胀,债务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2、收支矛盾突出,机构运转困难

从收入方面看,乡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商品化农业规模小。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失去了原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只能依靠分税制改革后留给地方的一些小税种。这些小税种税源零散,结构复杂,征管成本高,难度大,增长潜力有限。而且,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取消了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了屠宰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乡镇财力严重不足。从支出方面看,农业税改革后,乡镇财力的有限性与事权的无限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保工资、保运转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3、财力保障缺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缺口较大。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同样是捉襟见肘。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这块转移支付大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乡镇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在有收费权的情况下,乡镇可通过向农民集资加以解决,但收费权取消后,大部分乡镇都无力解决配套资金。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虽然在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教师的工资改由县(市)统一发放,但由于中国半数以上的县级财政状况并不乐观,财政状况差的乡镇无法保证补贴的足额发放,乡镇教师的工资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最后,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形成制约。取消农税后,对大部分乡镇而言,若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不到位,不要说建立完善的保障支出体系,就连现有的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都将出现资金缺口。

4、乡镇财政的管理混乱,行政成本偏高

分税制改革后,大部分乡镇实行了综合财政预算和零户统管试点,但是传统的粗放式财政管理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有的乡镇财政所人员较少,素质不高,制度不完善,自身管理尚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难以对所属乡镇企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由于在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时没有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独生子女费、畜禽防疫经费、农村环境整治经费、绿化经费等的快速增长,导致乡镇财政的社会负担日益加重。在财力减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支出压力下,行政成本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强化乡镇税收征管的对策

随着小城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乡镇发展潜力将被挖掘出来,乡镇也隐藏着巨大的税收潜力,全市系统都为此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如社会综合治税、重点工程税收项目跟踪管理等,都有效地促进了乡镇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笔者认为要继续深入执行,并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进一步完善、提升乡镇税收征管质效。

(一)强化管理与拓展服务相结合,挖掘内部征管潜力

1、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做好“抓大放小”这篇文章。乡镇税收管理员要进一步做好农村税源的巡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征管台账,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进行税源分级、分类管理。“抓大”,就是抓住重点税源不放松,做好源头控管。当前重点应当摆在抓乡镇企业、矿山资源、小水电和乡镇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上。“放小”,就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对那小经营规模小的个体工商业户实行松散型管理,采取一次性(或按季)巡回征收和简并征期的办法,降低管理难度。

2、建立完善多元化申报体系和多层次的办税体系。在条件允许的乡镇推行网上申报、电话申报、代理申报、邮寄申报等方便快捷的申报纳税方式,使有条件的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履行纳税义务。在纳税户较为集中的乡镇,设立办税服务点;在纳税户少的乡镇设立征收点,开展定期预约服务,解决乡镇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难的问题。

3、以纳税人为核心,完善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目前,税务征管信息系统是以税务部门征收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在当前税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新时期税收征管中,我们应当建立以纳税人为核心的适应广泛、多网络、全天候,简单安全,在功能和技术上体现高度灵活性的全新理念的进一步完善的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完善纳税户税务数据质量,把税收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纳税人内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质量。

4、从创新服务方式着手,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按照为纳税人服务无小事的原则,以“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为追求目标,建立或完善各项服务制度。突出纳税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方法的艺术性,努力满足乡镇纳税人个性化服务需求。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纳税人所提出的服务要求,使服务做到更加周到细致。

5、加强乡镇税源管理建设,抓好源头控制。乡镇税源管理方式将着力点放在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上,严格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税务登记人机结合分类管理监控台帐。制定乡镇个体税收评定具体办法,强化乡镇纳税人税源情况变动的监控,完善未达起征点纳税人、非正常户纳税人、重点税源户管理制度,在户籍管理上形成规范化,在税源监控管理上形成信息准确化。

6、以税法宣传教育为载体,提高税收遵从度。乡镇的纳税户虽多是未达起征点户,但是他们一样需要了解税法,一样需要税务部门的服务项目。要建立税法宣传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乡镇阵地税收宣传,以提高纳税意识。把乡镇税收宣传融入到乡镇税收管理之中,以边收税边宣传,提高税收遵从度。

(二)以部门协作为平台,实施乡镇税收外部借力管理。

与城市税收比较,乡镇税收点多、线长、面广,具有隐蔽性、易逝性等特点,单靠地税独家征管鞭长莫及,为此必须借助社会力量做好征管工作,需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协税护税工作。一要加强信息采集利用。与工商、发改委等经济指标掌握部门加强横向联系,确保涉税信息交换及时、内容完整。积极掌握银行信用信息、税务评估信息等,比对企业会计数据,调查重点企业资金状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行、准确性。二要严格源头控管。深化与国土、乡镇财政所等部门的协作机制,在农村土地占用、土地权属转移、房屋过户等环节从严把关,确保数据采集质量和税收一次性全额征收到位,并借以清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基数。加强与国税,乡镇财政所等单位工作衔接沟通,进一步加强管理,堵塞征管漏洞,确保税款安全。三要发挥财税部门综合优势。适当依托财政,发挥其职能优势和信息优势,提升税源间接控管效能。四要建立综合治税保障机制。建议应尽早出台地方税收征管保障办法,建立政府主导、地税主管、部门配合、司法保障、社会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税保障机制,从而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促进地方税收应收尽收。

微信扫扫关注我,惊喜有很多!

普金网

普金网,是向企业提供金融、财务、税务全方位产品及优质服务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是深受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欢迎的金财税五星管家!

四大服务 : 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服务、体检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