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不同之处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6-10-31 10:47:38
浏览量:431
本文为您从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定义以及它们的针对对象上进行区别,具体内容请看下文介绍。
(一)核定征收定义: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税款的征收方式。
(二)查账征收定义:查账征收也称“查账计征”或“自报查账”。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根据自己的财务报表或经营情况,向税务机关申请其营业额和所得额,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先开缴款书,由纳税人限期向当地代理金库的银行缴纳税款。这种征收方式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据以如实核算,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
关于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区别:
核定征收主要是用在有账簿,但只能清楚核算收入或只能清楚核算成本的纳税人,不管是个体工商户还是企业,只要有账簿、但税务机关认为其核算成本不准确或核算收入不准确,都采取这种方法。
查账征收是对那些税务机关认为账簿上的收入是真实的纳税人,用“收入×所得率×适用税率”的公式或“收入×负担率(核定率)”的公式计算纳税人要缴纳的税款,其中的所得率是用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一般是7%~30%,各个行业都不一样。
查账征收是你单位具备财务核算能力,作出损益表后的收入减合理的税前可以列支的成本和费用,计算出所得额,再乘以相应税率,即就是你要交的所得税。
上述就是关于小规模纳税人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的不同之处,若想了解一些关于“小规模纳税人查账征收代理记账”的内容,请关注普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