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分类有哪些_内控缺陷表现形式包括什么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9-04 08:35:23
浏览量:1
关于内控缺陷,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多种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具体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分类都有哪些呢?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分类可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1、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不科学、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运行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比较科学、适当,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意图执行,导致内部控制运行与设计相脱节,未能有效实施控制、实现控制目标。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财务(会计)报表缺陷、会计基础工作缺陷和与财务报告密切关联的信息系统控制缺陷等。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虽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营运的效率和效果等控制目标的实现存在不利影响的其他控制缺陷。
3、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须引起企业重视和关注。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内控缺陷表现形式包括什么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组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横纵交错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
(三)重要业务和环节内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缺乏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五)内部审计效力不足
(六)忽视了人的风险。
由上可见,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整体上分为三类。至于内部缺陷的表现形式,本文则着重介绍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主要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