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 > 财税新闻 > 内控基本规范有哪些内容_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怎样

内控基本规范有哪些内容_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怎样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9-04 08:33:29   浏览量:2

内控基本规范有哪些内容?内控基本规范也就是审计署、银监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中涉及的内容如下:

内控基本规范有哪些内容

一、企业建立、实施内控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二、企业内控的要素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主要涉及到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方面的内容。

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怎样

根据《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规定,小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风险导向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领域。

(二)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注重实际效果,而不局限于特定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

(四)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小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上述对这两个《规范》中的部分内容做了介绍。

微信扫扫关注我,惊喜有很多!

普金网

普金网,是向企业提供金融、财务、税务全方位产品及优质服务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是深受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欢迎的金财税五星管家!

四大服务 : 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服务、体检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