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7-07 11:53:24 浏览量:1
没那么简单 就能找到 用得来的伴 尤其是在 看过了那么多的租赁~
租赁没有那么容易 每个设备有它的脾气~
跟着小编唱完这首歌,咱们来聊聊租赁设备这件小事儿,如果处理不好,可就成大事儿了~
一、 判断属于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
拿到租赁合同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判断是经营租赁还是融资租赁。只要满足以下一个条件就属于融资租赁。
1、 租赁期届满,设备就归公司啦。
2、 到期可选择是否购买该设备,并且购买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3、 虽然设备还是要还,但租赁期占设备的使用寿命的大部分。也就是说,租赁期结束,设备基本就要见阎王了,只能勉强用上一段时间。
4、 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等于设备的公允价值。(这个需要算一算)
5、 量身定做!别的公司还用不了。
只要符合五项原则中的一项,就可判断为融资租赁,否则,就是经营租赁。经营租赁的租金在会计和税务处理上,都是在租赁期内分摊,不存在税会差异。
下面,跟着小编了解融资租赁有哪些注意事项。不容小觑哦~
二、 初始成本傻傻分不清?
会计(入账价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or设备公允价值(孰低)+初始直接费用
税务(计税基础):以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如果合同没有约定付款总额,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签订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作为计税基础。
三、 未确认融资费用
会计上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税法上不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四、 折旧
融资租赁设备的税会差异主要来自初始成本确认的差异。会计按现值或公允价值入账,而税法按照付款总额作为计税基础,因此其折旧存在差异。一般税法的计税基础大于其入账价值,税法计提折旧较多,需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同时,还需注意设备折旧年限是否满足税法最低折旧年限的要求。若低于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也存在差异。
五、 账务处理
小编工作上遇到最多的就是融资租赁的账务处理,分录很简单,主要分成两部分:
1、 租赁期开始日
借: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银行存款等
2、 每期支付租金
需将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至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小编悄悄透露,分录很容易写,难判断的是数据。现值、摊销还有摊余成本都比较复杂,不过小编做了个EXCEL表格,输入数据就会自动算出来啦~点击原文即可下载
融资租赁摊销表(双击可打开)
这样就轻松搞定融资租赁。
参考法规:
《企业会计准则21号-租赁》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