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 > 财税新闻 > 怎么分清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怎么分清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7-05-03 14:09:08   浏览量:42

想必刚刚入门的会计小伙伴们,都分不清什么是会计科目?什么是会计账户?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

会计科目是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会计账户就是用来记录经济交易或事项及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变动情况的一种工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工具。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组成内容进行科学分类而规定的名称。对会计对象划分类别并规定名称是必要的,但要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变动情况,还必须在分类的基础上借助于具体的形式和方法,这就是开设和运用账户。总之而言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

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对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系统、连续的记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记账实体。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因而账户应该根据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应地设置。如企业要开设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从需要和科目的特点出发,根据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以便于分类、归集、总括和具体、详细地核算数据。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二、账 户

(一)账户的分类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账);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账户分为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

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成本、费用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货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账户的内容具体包括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因此,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会计科目的分类决定了账户的分类。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也就无法发挥作用!

知道了科目,就知道了账户,每个科目都有对应的账户,账户就是一个表格,比如:说到银行存款,我们想到的是银行里存的款项,但一说银行存款账户,我们想到的却是一个表格,里面记录着银行存款的进进出出。

微信扫扫关注我,惊喜有很多!

普金网

普金网,是向企业提供金融、财务、税务全方位产品及优质服务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是深受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欢迎的金财税五星管家!

四大服务 : 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服务、体检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