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 > 财税新闻 >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影响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影响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6-10-11 09:08:51   浏览量:201

营改增对地方财政影响?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就是改变对产品征收增值税,对服务征收营业税的方式,将产品和服务一并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不再对服务征收营业税,并且降低增值税税率。

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时期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其目的是规避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税务总局2014年7月24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提供的数字,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推进两年多来,超过96%的试点纳税人税负不同程度下降,减税总规模已达2679亿元。营改增是当前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对县域财政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是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均衡发展。从税收负担看,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具有明显的行业性,同时由于两者对税制要素的具体规定不同,造成行业间税负的实质性差别,而这种税负差别违背了税制的公平性原则。实行营改增改革,有助于实现各行业间的税负均衡。

二是有助于深化产业分工。从税收制度本身看,营业税是按照交易额征税,增值税实行“抵扣法”制度,两者制度差异大。营业税由于无法抵扣上一环节的进项税额,按收入全额缴纳营业税,而且还实际承担了外购固定资产价款等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利于专业化分工的推行。经济中专业化活动越多,营业税的重复征收频率就越高,由此将影响服务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等行为,这种问题对于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占比较大的服务业企业,如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尤为明显。实行营改增,克服了重复征税问题,优化了增值税制度,有助于改变过去多数企业将原来应该独立经营的服务业企业被迫并入制造业企业中的现象。

三是有助于优化增值税制度,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如交通运输业,与制造业等第二产业密切相关,相互之间属于上下游产业,在未进行营改增的情况下,这些行业实行不同的货物劳务税制度。实行营业税的行业,无法纳入到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当中,增值税纳税人无法进行购入劳务的进项税额抵扣,存在着抵扣链条被人为中断和重复征税问题。因此,将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纳入到营改增改革,有助于解决上下游企业之间抵扣链条中断的问题。

随着“营改增”的推进,不仅给财政体制、地方税体系等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也使原有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就对当前诸多财税改革形成倒逼压力。以某地为例说明:某县财税部门提前分析“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据初步统计,按照试点模式,该县有125户纳税人归属试点行业,其中交通运输业56户,部分现代服务业69户。2011年,上述行业实现营业税3878万元,地方级收入3502万元,占该县财政收入的2.82%。考虑经济的发展和征管的加强,预计试点行业2013年实现增值税4850万元,按现行增值税分享比例,折算成地方财政收入1212.5万元,将减少我县地方财政收入2922.50万元。若继续按照试点模式,即试点行业实现增值税80%留归地方,则对地方财政收入影响很少。

营改增工作已在全国扩围,2015年要全面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任务。只有加速财税改革,才能解决一些固有的、根本性矛盾,从而使财税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发展大局,县域经济发展。

微信扫扫关注我,惊喜有很多!

普金网

普金网,是向企业提供金融、财务、税务全方位产品及优质服务的互联网交易平台,是深受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欢迎的金财税五星管家!

四大服务 : 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培训服务、体检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