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账都有哪些处理关系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8-24 16:23:51
浏览量:1
内外账的联系
1、税费内帐一般不对税费进行具体核算,但也不是不可以核算税,且所有税费对内帐最终都是一项费用,并且以外帐实际申报缴纳的金额计入管理费用—XX税。如果内帐核算税,那么内外帐核算的差额,挤入内帐的营业外收支—税费损益。
2、单据一般而言,外帐不可能也不宜完全凭空捏造,大多数合规单据依然是外帐的基础,并按适当的方式在内外帐之间分配使用。
3、分录同一笔业务,内外帐分录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这是由其各自不同的目的决定的(详见《内外帐分录处理实务》课件)。
4、税收筹划国内讲座,都有意无意的避谈了内外帐的筹划区别,所以,那些东东几乎也就是骗人的毫无用处的纸上谈兵。真正的实务性筹划,必然应该以内帐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当然前提是外帐必须合规)。就算是一件从头到尾都完全合理合法的业务,内外帐的计算与筹划,本质上也是有区别的,核心是税的考虑角度不同:单件(外帐:税率)与整体结果(内帐:税负)
实务中常见的内外帐表现形式
1、“一内一外、平行独立核算”模式核心是各自独立核算,独立完成自己的责任。比如外帐直接完成应付税务的责任,内帐直接为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缺点是多数业务都会在内外帐重复记录,加大了工作量,且单据在外帐,加大了内审的难度。注意,这是只有一块牌子的情形,如果是“一个老板、一套班子、几块牌子”的情形,则内帐只有一套,但一个牌子会对应一套外帐。
2、“内帐+外帐=真账”的互补模式核心是避免重复记账,即一笔业务,只能在一个账里进行记录,减轻了工作量。即内帐只记录不宜在外帐反映的,其余的都在外帐记录。但必须注意,内外帐的核算口径必须一致,否则无法合并出真账。缺点是没法解决内外帐存在天然性核算不同的业务,且统一的资金账户,极易暴露、留下追查线索。
3、一套帐模式核心是:表面上只有一套帐,对老板与会计,大家都摆脱了二套帐的心理压力。但实质上还是离不开二套帐的外帐思路与方法。缺点是:其实质上还是二套帐,因为国内不可能有屁股干净的企业,那些不合规的业务,还是必须掩盖,且操作复杂,这样就要求会计必须有较高的业务素质、经验与能力。还必须有“小金库”,以修饰这些业务。
内外帐的分单处理实务
1、原始凭证的分派方式
(1)、由财务主管分派:适合内帐的给内帐岗,适合外帐的给外帐岗,都适合的(需要同时登记的),一般先给内帐岗,尽快记录后再转给外帐。这种方法一般是老板不希望很多人了解企业具体财务,所以这样的内帐会计不知道外帐咋做的,外帐不知道企业真实情况。这种的内外帐会计即使做了多年,其实对账务还是七窍通了六窍。
(2)、由内帐会计分派:通常是在由主管负责内帐的情形,主要是由于老板的保密要求,或者需要财务提供管理数据时。
(3)、由外帐会计分派:通常是不需要复杂的管理数据、也没有保密意识,财务最主要的任务是应付税局时。此时的内帐,可以由会计文员担任。
(4)、只有内帐会计、外帐由记账公司代理:外帐所需的资料,由记账公司告知,但更多的时候是内帐会计根据自己算好的税负,安排好单据发票再交给记账公司。这种情况下缴纳代理记账费就有点冤,估计是老板与内帐会计都有点心虚,交给记账公司只是求个心安。
2、凭证的分配
(1)、发票与自制凭证,都交给外帐作为附件。不能在外帐反映的除外。
(2)、内帐附件:分录比较少的企业,可以用复印件作为内帐附件。业务比较多的,复印就不合算了,一般是在内帐摘要栏里注明:附件在某月某号凭证(当然不言而喻是指外帐凭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