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防范税务风险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6-08-31 09:08:31
浏览量:90
关于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例如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以下是对于“如何防范税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建立包含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于税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税务风险的容忍度。因此税务风险管理应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要在企业里倡导遵纪守法、诚信纳税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健全并不断完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实施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建立符合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发展规划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保证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3、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和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企业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合法性、规范性,避免可能出现的会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失真而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风险。加强税务风险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同时,也要对全体员工普及相关税务和风险管理知识,特别要加强对关键管理人员相关税务风险管理知识的培训。
4、健全并不断完善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情况和重大经营决策,梳理出企业经营活动可能会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主要涉税业务流程及风险控制点,从而保证对税务风险的总体控制。企业还应定期进行税务风险评估,税务风险评估由企业税务部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如果企业自身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税务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5、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
企业应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税务部门内部、企业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企业税务部门与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等的沟通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还应保持与税务机关的沟通,重大经营决策中遇到税收政策不明确的问题时,应及时取得税务机关的帮助,并尽量取得正式或非正式的书面答复,以降低税务风险。建立和完善税法的收集和更新系统,及时汇编企业适用的税法并定期更新;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和更新系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和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建立年度税务日历,自动提醒相关责任人完成涉税业务,并跟踪和监控工作完成情况;
总之,税务风险是所有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并非是不可控制的,只要企业参照《指引》,建立适应自身经营情况和税务风险特征的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就能最大限度的防范和降低企业税务风险。
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
在这样瞬息万变的经济背景下,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源自于税收政策的变化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具体来说,表现为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即内在原因和外部诱因。
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内在根源
1、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不健全会导致税务风险
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确保其战略发展目标,提高税法的遵从度,制定的预防、审查、发现和纠正错误及舞弊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程。然而,现在许多企业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建设,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专业税务机构的设置。一方面,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会兼负会计和税务两种职责,那么当财务部门发现企业存在某些税务问题时,就会试图通过一些账面调整来规避税收风险,这样会致使税务机关认定其产生了偷税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还有些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税务部门,但是也只是程序性的履行某些纳税义务,缺乏良好的税务规划,没有将税务理念较好的贯穿到企业各部门的建设当中,当然也就不能充分的考虑到节税等有利于规避税务风险的各项行为。同时,税务人员的能力和个人责任心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税务风险的大小。
2、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导致税务风险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内控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组织及岗位责任制、内部审计制度、合同管理规定、仓库管理制度等等。而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科学,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程度。如果一个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很多问题,如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技术不高,管理秩序混乱,对税法精神缺乏一个良好的认识。在实务操作中,一些财务或税务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性,或明知有风险而又不主动作为,在税务上不作为或乱作为,表现出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缺乏。
3、缺乏完备的内部税务审计制度会导致税务风险
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税务审计制度,由于大多数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税务知识而不能很好的对企业的涉税事务进行定期检查和有效的评估,而只是根据相关税务机关的硬性要求被动地对企业涉税活动进行自查,或者是委托外部的税务中介进行检查,进而产生了外包风险。然而,有些税务中介并不能如想象中那样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往往是由于外聘的税务机关并没有完全的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涉税状况,甚至由于一些利益原因随随便便就给企业出具审计报告。
4、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尚未建立会导致税务风险
企业的税务风险具有一定的规律,它的发生绝非偶然,可以通过建立完备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的避免。目前,我国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很少能够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
5、企业税务筹划不当会导致税务风险
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进行税务筹划,而进行税务筹划的企业却没有通过有效的合理的税务筹划来减轻税负。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往往会由于过于主观,对政策理解有误或出现偏差,同时,由于税务的一些政策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制定的,并不具有通用性,由此便会造成政策适用错误而产生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