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7-06 09:36:50 浏览量:1
增值税转型后,新办企业 ( 或老企业扩大规模 ) ,是选择做一般纳税人好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好呢?
一、增值率平衡点的重新计算
增值税转型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总体税负将有所下降;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则由原来的 6% 和 4% 统一为 3% ,因此需要重新计算增值率平衡点,增值率 = (收入 - 可以抵扣的成本、费用) / 收入。
1 、不含税销售额的增值率平衡点计算
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7%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 3% ,则不含税销售额纳税平衡点是:
销售额× 17% ×增值率 = 销售额× 3%
则:增值率 =3% ÷ 17% × 100%=17.65%
即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7%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 3% ,当增值率为 17.65% 时,两者税负相同;
同样,如果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3% ,当增值率为 23.08% 时,两者税负相同。
2 、含税销售额的增值率平衡点计算
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7%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 3% ,则含税销售额纳税平衡点是:
销售额 /(1+17%) × 17% ×增值率 = 销售额 /(1+3%) × 3%
则:增值率 =3%/(1+3%) × (1+17%)/17% × 100%=20.05%
即一般纳税人税率为 17% ,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 3% ,当增值率为 20.05% 时,两者税负相同;
同样,如果一般纳税人税率 13% ,当增值率为 25.32% 时,两者税负相同。
增值税转型前后增值率平衡点对比如下表:
二、根据新的增值率平衡点进行判断
有了重新计算好的增值率平衡点,增值税转型后,可以依据下面原则选择判断当一般纳税人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假设税率 17% ,销售额为含税销售额):
1 、当增值率等于 20.05% 的时候,无论企业是一般纳税人 还是小规模纳税人, 交纳增值税是相同的。
2 、当增值率小于 20.05% 的时候, 小规模纳税人交纳增值税要高于一般纳税人,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合算。
3 、当增值率大于 20.05% 的时候, 小规模纳税人交纳增值税要少于一般纳税人,企业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合算。
可见,企业增值率越高,就应该选择做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调整以后不再区分商业、工业小规模纳税人。
三、充分考虑其他因素
1 、增值税转型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由 6% 下降为 3% ,可以减轻增值税负担。但对于销售固定资产或是固定资产零配件等的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由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客户一般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片面要求降低税负而不 选择 一般纳税人,很可能产生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影响企业 销售的负作用 ,其市场竞争力相比一般纳税人会下降;如果企业能争取加入一般纳税人行列,可能对企业更有利。
2 、增值税转型后,工业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本身可以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并且计划进行较大的固定资产购进或更新,就应该争取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这样,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抵扣,不但降低了企业税负,还为企业增加了税款部分的流动资金。
4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 [2005]150 号)规定,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税务机关应当按规定认定其一般纳税人资格。对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而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纳税人,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专用发票。
如果企业选择小规模纳税人有利,但本身应税销售额又很容易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可以考虑分拆业务成立多个小规模企业进行筹划,避免被税务部门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5 、此外,还需要根据取得专用发票的比例,来对比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
如果企业采购不能取得专用发票,或取得专用发票的比例较低,没有进项税抵扣,则对一般纳税人不利,需要缴纳较高的增值税。
因此,在纳税人类别选择的筹划中,决策者应当尽可能地把降低税负同不影响销售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纳税人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