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账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7-06-29 08:52:38
浏览量:11
如何对账?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为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可靠,对账簿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和核对的工作。以下为您介绍财务人员应该如何对账。
如何对账
1、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应就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与账簿记录中的各项经济业务核对其内容、数量、金额是否相符以及会计科目是否正确。根据业务量的大小,可逐笔核对,也可抽查核对。如发现有差错,应逐步查对到最初的依据,直至查出差错的原因为止。
2、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要求做到账账相符,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检查总分类账户的记录是否有差错。可以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进行检查,如果借贷双方金额试算平衡,一般说来没有错误,如果借贷双方金额不平衡,则说明记账有错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2)检查总分类账户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记录是否有差错。有如下两种方法:
①通过编制明细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明细表或财产物资的收发结存表与总分类账户核对,如有不符,应进一步查找差错所在原因。
②加计各明细分类账户中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合计数,直接与总分类账户的相应数字相核对。这种方法可以省略上述明细表的编制工作。
3、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要求账簿记录余额与各项财产物资和现金、银行存款及各种有价证券的实存数核对相符。核对的方法是财产清查。对固定资产、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现金等,均应通过盘点实物,并与账存数核对,看其是否相符。
对账的方法
企业可在月末报表完成之后对账,根据科目性质的不同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资产负债表类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可以将总账与明细账进行金额核对,同时应对其进行账龄分析,对超过规定时间的应收款应提出解决方法并跟踪落实。银行存款科目是与银行对账单等外部单据核对。如果个别资产负债表科目没有明细账或其他内外部单据进行核对,则可分析该科目下的交易来验证其准确性及合法性,通过分析可以保证录入的凭证符合该科目的适用范围,也就是保证没有放错科目或遗漏、重复每月应固定录入的凭证。
(2)损益表类科目:对于销售收入的核对可以与实际开出发票总金额及发出成品数量与销售单价之积来核对,其他无内外部单据相核对的科目可采取逐笔审核交易的方法,以审计的眼光来核对会计凭证,并根据科目的性质,考虑有无漏记或重复事项。对账中可能发现的错误包括:借贷方混淆,漏记或复记凭证或金额核算错误等。通过对账可以验证录入凭证的正确性,同时可以使企业了解本期实际情况与预算的差异及本期情况与历史水平的差异,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些企业一般也会对损益类科目作纵向(与历史数据)和横向(与预算数据)的比较,即一般的费用分析,但其假设前提是实际发生额在会计核算上是正确的,做比较是为了发现实际与比较参数的差异,而对损益表类科目对账不仅可以发现分析数据的横向、纵向差异还可以检验录入凭证的正确性,是否有漏记、复记金额等错误。
(3)对账单的格式及对账依据。标准化的对账单是保证对账工作规范化,程式化的基础,科目对账单一般包括以下项目:会计科目,期出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差异及原因,挂账时间,拟采取的措施,编制人及批准人签字等,损益表类科目的对账单还应包括趋势表,与预算、前期历史数据的差异,历史最大值等项。对账依据应附在对账单后作为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