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捐赠账务处理怎么做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小编
2017-04-06 15:24:25
浏览量:148
企业捐赠账务处理怎么做?下文为您介绍企业对外捐赠的账务处理。包括现金捐赠、实物捐赠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成品和外购的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等用于捐赠时,应按捐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及涉及的应交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捐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捐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无形资产”等科目,按捐出资产涉及的应交增值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涉及捐出固定资产的,应首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捐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发生的清理费用及应交纳的相关税费等进行核算,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如果被捐赠固定资产已经计提折旧,那么还应该借记“累计折旧”,将其差额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对捐出资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在捐出资产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对外捐赠的非现金实物资产,不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而是直接按账面成本及视同销售应交的流转税,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库存商品”、“应交税费”等科目,与此同时,在年末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还要按照有关规定,对于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成品和外购的商品、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有价证券等用于捐赠的,应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视同销售和捐赠两项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
1、现金捐赠
现金捐赠是最常见的捐赠方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由于捐赠的扣除基数是一个会计年度利润,所以要在年度结束后计算扣除金额,而捐赠事项是在年度当中发生的。企业以现金对外捐赠,按捐赠的全部金额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税法上只确认所得税。
例1:某企业按照政府统一的会计政策计算出当年的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并通过政府机关对受灾地区捐赠50万元。其当年可在所得税前列支的公益救济性捐赠限额=300×12%=36万元。该企业当年公益性捐赠超支额=50-36=14万元。
例2:A、B、C三家企业于2008年6月份通过政府部门向地震灾区捐赠现金100万元,并取得合法凭证。三家企业在2008年度的会计利润总额分别问900万元、600万元、-100万元,三家企业均没有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A、B、C三家企业捐赠发生时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1000000
贷:现金 1000000
2、实物捐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例3:某汽车生产企业2009年通过政府机关向青少年基金会捐赠资产汽车8辆,每辆汽车的生产成本为10万元每辆,市场不含税价格为15万元每辆,消费税税率为5%,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当年实现的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企业发生捐赠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1044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000
应交消费税 40000
例4:某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2008年该企业将自产产品1000件(单位成本180元,单位售价为300元)通过红十字会向地震灾区捐赠,该企业当年实现利润总额200万元,该产品对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账户年产余额为1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年产借方余额为0.5万元,无其他调整事项。企业对外捐赠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221000
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贷:库存商品 1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
例5:某企业2008年将一台设备通过市民政局捐给贫困山区,并取得相关凭证,设备室2008年购买的,原值为1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减值准备5万元,该企业200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1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企业捐赠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7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5
累计折旧 20
贷:固定资产 100
借:营业外支出 75
贷:固定资产清理 75。
新准则下企业接受捐赠的会计处理
由于新会计准则将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计入“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与税法对企业接受捐赠的处理保持了一致,所以,一般情形下,企业无需再对接受捐赠资产进行纳税调整。但必须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对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照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确定的价值存在差异,则必须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对因企业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弥补亏损后的数额较大,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可在不超过5年内的期限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交所得税。
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收入金额不大,则直接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收入金额较大,所得税费用负担较重,应按照捐赠资产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按照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按当期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此外,在税务处理上,企业对接受捐赠的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可按税法规定结转销售成本、计提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