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6-12-12 14:13:45
浏览量:140
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提到残疾人税收优惠政策,有《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52号)。该《通知》对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具体征管办法进行了明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52号)的规定:
对安置残疾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符合条件的,实行由税务机关按纳税人安置残疾人的人数,限额即征即退增值税的办法。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
纳税人月安置的残疾人占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不低于25%(含25%),并且安置的残疾人人数不少于10人(含10人);
依法与安置的每位残疾人签订了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
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足额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
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按月支付了不低于纳税人所在区县适用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安置的每位残疾人每月可退还的增值税具体限额,由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所在区县(含县级市、旗,下同)适用的经省(含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同)人民政府批准的月最低工资标准的4倍确定。
残疾人创业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我国《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
国家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对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应当依法给予税收优惠,有关部门应当在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并按照规定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家对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