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怎么分析_关于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来源:普金网
作者:普金网小编
2017-09-01 08:38:52
浏览量:1
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分析,涉及到的是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分析,以下介绍净利润形成的初步分析。
利润表的初步分析可以分为净利润形成分析和利润分配分析两个部分。
1、净利润形成的初步分析
净利润的形成过程,反映在利润表的上半部分。它包括四个步骤:主营业务利润的形成、营业利润的形成、利润总额的形成和净利润的形成。在进行分析时,一般应与会计核算的综合过程相反,从净利润开始,逐步寻找净利润形成和变动的原因。
在分析上述利润形成各步骤时,应特别关注是否存在报表粉饰问题。报表粉饰的主要途径有:
(1)提前确认收入,例如提前开具销售发票、滥用完工百分比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等;
(2)延后确认收入,例如不及时确认已实现收入等;
(3)制造收入事项,例如年底虚作销售并在第二年退货、利用一个子公司出售给第三方而后由另一子公司购回以避免合并抵消等;
(4)不当的费用资本化;例如将不应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处理、研究开发费用的资本化等;
(5)递延当期费用,例如广告费用跨期分摊、开办费和递延资产摊销期变动等;
(6)潜亏挂帐,例如少转完工产品成本和已销产品成本、报废的存货不在账面上注销、不良资产挂帐、高估存货价值、少计折旧、不及时确认负债等:
(7)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例如托管、经管、转嫁费用负担、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等:
(8)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例如出售、转让和资产置换、债务重组等;
(9)变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10)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11)改变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等。
为了发现报表粉饰的线索,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2) 公司管理当局对审计报告的解释性说明或保留意见的说明;
(3)会计报表附注中关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披露、关联方交易的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等。
此外,连续观察若干年度的财务报表,也有助于发现报表粉饰情况。
2、利润分配的初步分析
利润分配的过程及结果反映在利润表的下半部分。该表的“未分配利润”与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衔接,因此可以把利润表看成是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注释。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净利润数字,经扣除历年累计分配后的余额。未分配利润=历年累计盈余-历年累计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本年利润分配
历年累计盈余的来源包括经营损益、投资损益、筹资损益、前期损益调整等。
历年累计分配包括分给股东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和转增资本等。未分配利润是两者的差额,代表着可供以后向股东分配红利的盈余。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财务报表分析,从逻辑上讲有四大导向:盈利性、安全性、效率性和增长性。针对这四个导向,财务分析可以延展到以下30个基础指标。
一、盈利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4.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5.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
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的经营效益越高。
(二)盈利质量分析
1.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盈利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强,其值一般应大于1.
3.销售收现比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
数值越大表明销售收现能力越强,销售质量越高。
二、偿债能力分析
1.净运营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进行比较分析。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该比值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7.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产权比率越低,企业偿债越有保证,贷款越安全。
8.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9.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10.经营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债务总额)×100%
比率越高,偿还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三、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4.净营运资本周转率
净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净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净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6.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
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进行分析
四、发展能力分析
1.股东权益增长率=(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2.资产增长率=(本期资产增加额÷资产期初余额)×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3.销售增长率=(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上期营业收入)×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4.净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增加额÷上期净利润)×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5.营业利润增长率=(本期营业利润增加额÷上期营业利润)×100%
对比企业连续多期的值,分析发展趋势。
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怎么分析?关于财务报表分析指标有哪些?上述已为大家作具体介绍。